LYT 2128-2013 银杏栽培技术规程

ID

D18AE5A1A54F4E61B586F58B998D978D

文件大小(MB)

0.55

页数:

10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3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 020. 20,B 05 LY,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128—2013,银杏栽培技术规程,Technolog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Ginkgo biloba,2013-03-15 发布2013-07-01 实施,国家林业局 发布,LY/T 2128—2013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,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、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局、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、浙江省,湖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杜国坚、沈泉、吕爱华、潘文贤、李志勤、柴振林、陈卓梅、陈友吾、宋其岩,I,LY/T 2128—2013,银杏栽培技术规程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银杏(Gi成g。b,。3)的产地选择、品种选择、栽植、幼林和成林管理、有害生物控制、,采收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银杏的栽培管理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,GB/T 8321(所有部分)农药合理使用准则,LY/T 1678森林食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,LY/T 1684森林食品总则,3产地选择,3. !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LY/T 1678和LY/T 1684规定的要求,3.2 年平均气温14ヒ.18七,年平均降水量800 mm-l 400 mm, 5月.10月的月平均降水量,>80 mm,大气相对湿度在75%以上,3.3 东南沿海地区海拔在800 m以下,华南、中南地区海拔在600 m以下,西南地区海拔在2 000 m,以下,3.4 宜在地下水位80 cm以下的平地,坡度<25°的丘陵缓坡地、山谷冲积地、山地向阳的中下坡栽培,3.5 土层深度>80 cm、质地疏松、湿润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,pH 5. 5.7. 5,4品种选择,4.1 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,品质优良、性状稳定,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,4. 2雌株(核用)品种应选择经省级以上良种审定(或认定)的良种或其他优良品种(参见附录A),5栽植,5. 1整地,5.1.1平缓坡地全垦整地,中缓坡地带状或鱼鳞坑整地,宜保留带间梯坎及鱼鳞坑周围植被。整地深,度30 cm,清除石头、杂灌草,5. 1.2坡度<15°带状整地或修筑水平梯带,15°.25°块状整地或修筑鱼鳞坑。保留和恢复山顶、山脊,和陡坡的植被或营造防护林,保护生物多样性,5. 1.3保留水平带梯壁或鱼鳞坑周围植被;采用劈杂灌草方法,保留水平带面或定植穴周围的植物根,LY/T 2128—2013,减少土壤裸露,防止水土流失,5.2 挖穴,穴规格为1mximXI m,每穴施30 kg腐熟有机肥和0. 5 kg钙镁磷肥,并与表土混匀填入坑内,5.3 栽植密度,造林密度应根据品种、立地条件及经营方式不同而定。可采用4 mX5 m或4 m义6 m,种植时按,5%比例以均匀配植雄株,5.4 苗木要求,嫁接苗,苗龄2 a.3 a,苗高0. 8 m.1. 5 m,地径1. 5 cm以上,主根长30 cm以上,侧根齐全,顶芽,完整,侧芽饱满,5.5 栽植方法,容器苗秋季和春季均可栽培。裸根苗北方宜在春季栽培,南方宜在初冬和早春栽培。栽植时做到,舒根,浅栽,分层填土踏实,种后浇足定根水,6幼林管理,6. 1中耕除草,每年初夏、秋季松土除草各1次,中耕的深度一般5 cm.10 cm,铲除的杂草覆盖幼树根际,6.2深翻改土,定植后第2年起,每年9月,结合施肥向外深翻扩穴,挖垦深度30 cm.50 cm,连续3年,6. 3间种,宜选择豆类、花生等有固氮能力的矮秆作物或比较耐荫,生育期短的蔬菜、药材等经济作物。不宜,选择根深、秆高和耗水、耗肥量大的玉米、棉花、高粱等作物,6.4 施肥,栽植当年的6月,每株施复合肥50 go第2年以后每年施肥2次,第1次在2月底~3月初,每株施,复合肥50 g;第2次在9月,每株施复合肥50 g,有机肥5 kg.10 kgo采用环沟法施肥,6.5 灌溉,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,6.6 整形修剪,6. 6. 1主要树形,6. 6. 1. 1主干琉层形,有明显的主干,留7个.9个主枝,稀疏分层排列于主干上,匀称地向四周伸展,分作4层.5层,第一层主枝3个.4个,第二层主枝2 3个,第三层主枝1个.2个,第四层、第五层主枝各1个,第一层、第二层间距1. 2 m.1. 5 m,其余各层间距1 m.1. 2 m。每个主枝有侧枝2个.3个,2,LY/T 2128—2013,6. 6. 1.2 主干开心形,无明显的主干,主干高1 m~1.2 m,留3个.4个主枝,均匀分布呈开心状,主枝开张角度为50°-,60°,每主枝上选留1个.2个侧枝,6. 6.2修剪,修剪时间以冬季为主,夏季为辅。可采取短截、疏剪、拉枝等方法。短截过长枝;疏剪枯枝、过密枝、,弱枝;用绳拉开直立枝,使疏密适中、透光通气。逐步培养成主干疏层形或主干开心形的树形,7成林管理,7. I施肥,7. 1. I原则,7. 1.1.1实行平衡施肥,鼓励测土施肥,根据土壤性质和植物营养特征,控制肥料用量,所有有机或无,机(矿质)肥料,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对产品(营养、味道、品质和植物抗性)不产生影响方可使用,并减,少对环境污染,7. 1.1.2套种绿肥,改善土壤环境,保持林地可持续利用,7. 1.1.3合理控制和减……

……